喝茶时会听到茶友们讲“浓非厚、淡非薄”这句话,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分不清。
今天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句话在茶中应该如何理解。
首先“浓非厚”,简单来讲“浓”是指茶汤味淡的强度,即口味重或轻的一种感受;“厚”是指茶汤饱满厚实的一种感受,茶汤入口有饱满度,厚实感,嚼之有物的感觉。

一、一般“浓”是由以下几点决定的:
1、投茶量太大/盖碗偏小。
一般来说普洱茶是一泡8-8.5g的投茶量,盖碗选用120mI左右的。如果说投茶量过多盖碗太小的话,自然泡出来的茶就会比较浓。
2、坐杯时间太长,就会使茶汤浓一些。
3、一泡茶如果不浓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投茶量、增加浸泡时间等来提高,但是这些只能是在它原有的味道上面叠加,并不能影响茶汤的厚度,那么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茶汤的“厚”。
二、茶汤的“厚”是指以下两点:
1、指茶叶的内含物质丰富,内含物质越丰富的茶,层次感就越多,茶叶的内含物质在不同的泡数中逐渐的释放出来,每一泡茶给我们的体验都是不一样的。
2、指汤水的厚实粘稠顺滑,一般我们指茶汤厚的茶,它的汤水在10道以前,它的茶汤都是相对饱满厚润,汤中有颗粒感,回甘生津很强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有胶质感”。
2“淡非薄”中“淡”是指茶汤味不够重,比较清淡,只要把茶汤泡浓了是可以解决的,但是“薄”,是指茶汤很寡,没有内容,很多新茶客是不太好分清这两点的。

影响茶汤“淡”的因素
1、投茶量少
2、坐杯时间太短
3、这泡茶杀青时间短
4、泡茶水温不够,冲泡普洱古树茶要保证每一次都用沸水
二、茶汤“薄”是指以下几点:
1、茶汤淡寡、没有滋味感
2、香气持久性低
3、不耐泡/前两泡还行,后面就会有断崖式的跌落。
我们讲“淡且薄”,就是茶叶的先天不良了,没有办法通过后期的冲泡来改变。
那么“淡非薄”,是指这泡茶茶汤虽然清淡,但是汤中自带傲骨,味虽轻,但是滋味清冽层次感丰富,喉韵绵长,耐泡度高。
关于对“浓非厚、淡非薄”的理解,还是需要我们多喝多品鉴オ可以领会到的。
发布者:a_man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iandicha.com/5960/
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