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很多茶友都喜欢购买成件的普洱茶,一边用来喝,一边用来收藏?既是一种爱好,也是一种投资,但是市面上的普洱茶种类太多了,在不拆包的情况下,该如何辨别茶品真伪?又怎样知道一款茶的口感如何?今天你算来着了,阿曼和大家聊聊正经干货。
首先,一件普洱茶有自己的专业验收流程,可以概括为:大票验货、批次鉴定、外购验货、茶香、茶汤品鉴。遵循这5个步骤,全面掌握茶叶产品的综合情况,就可以基本判断普洱茶的好坏。
一、(验大票)查验原件大票
在查验大票时,如果是年份比较老的普洱茶,就涉及到不同年代的特定标志。
1975-1985年,由于采用统购统销制度,不管是勐海茶厂还是下关茶厂,大票上都不写厂名,而是印刷书写“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”。1985-1995年,茶品的生产经营权下放到茶厂,各厂可以各自印刷大票,并有权在大票上标注厂名,勐海茶厂主要用蓝色油墨印刷,数字盖印有红色也有蓝色;下关茶厂则为红色油墨。样式则为横式大票。1996-1998年,大票的印刷颜色偏绿色;1999年以后,主流的普洱茶里,数字盖印颜色为大红色。普洱茶大票的演变,从油墨、印刷到文字等特征,都有一定规律可循,很有立体的时代感,这些都是我们查验原件大票时一定要严格抠住的细节。
二、(识别批次)识别茶叶批次
原大票上除有品名、唛头、净重、茶厂等有效信息外,还有批号,接受茶叶批时应核对。
批号通常印在大票的左上角或右上角,由3位或4位数字组成。下图中左上角有三个数字“805”,表示这是2008年生产的第五批茶叶。

同样的茶叶,不同的批次,不同的价格。例如,2005年的勐海茶厂共发布8批次7542个青饼,其中501批次白布条在中老年普洱茶市场非常火爆,市场价格是502批次的4倍以上7542.另外,黎明茶厂在2005年早春生产了501和502批次的银好,成分和口味明显不同,导致两批次茶叶的成本相差较大。 501批次的成本是502批次的1.8倍以上。其他茶品也是如此,批次明确。
三、(检查外包)观察茶叶包装
观察茶叶包装,其实有两个内涵,一是鉴别外包装是否符合正品特性,二是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?有必要区分这两点的优先级。茶叶的真实性应该高于产品的完美。如果您不确定茶的真假,即使产品完美,也不敢轻易储存。

1、辨别真伪
辨别茶叶的真伪是一门大知识。由于中旧时期的普洱茶品种较多,生产批次多,年份跨度大,布局复杂,识别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。
不过,和大票一样,每一年的老茶都有相应的特定标志和时代特征,如棉纸材质、封面印刷、字体版本、茶纸包法、内飞式、相关秘籍等等,这些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,我们只需要记住比较有代表性的茶叶产品的特点即可。如96紫大衣外包装为“外紫内红”,盖南为“断南”,螺旋形包装,内飞署名为“西双版纳勐海茶业有限公司”。 .,Ltd.”,印有“勐海茶厂”“这不对。
在选购茶叶的过程中,要注意多方面的考证,翻阅专业书刊,观察茶饼的特点,咨询茶友,根据包装纸、茶盘、茶具等综合判断。内部飞行。通过比对鉴定,最终可以确定一款茶叶产品。
2.检查质量
在检查茶叶产品的质量时,首先检查棉纸的质量是否完好?原来的包装纸打开了吗?打开包装后,折痕与原包装折痕略有不同,仔细看就能看出端倪。此外,如果茶纸损坏,虫眼和落边的过程会学位是什么?这些都是影响外观的重要因素。需要注意的是,虫眼对普洱茶的品质影响不大。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,有些虫眼茶的香气和味道都非常好,因此不能以虫眼作为判断质量的依据。对于有虫眼的茶,纸粉和竹笋壳粉会留在表面。可以用刷子清洁茶叶,然后将茶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。

四、(闻茶香)轻轻闻茶制品的香气
香气是判断茶叶贮藏质量的核心因素。你可以闻到香气来辨别茶叶陈花的贮藏和内在品质。先用纸巾闻一闻香味,然后深吸一口气,从茶饼的前、后、侧、中心闻一闻香味,这是惯用的方法。普通贮藏的普洱茶产品香气浓郁纯正,沁人心脾。当你深呼吸时,你会觉得肺里甜甜的;如果库房温度太高,湿度太高,茶品的香气就会变淡,不显眼。有点闷。
五、(尝茶汤)尝茶汤的味道
如果要测试一种茶叶的贮藏状况和转化程度,判断它的最终品质,最重要的指标当然是入口的感觉。然而,很多普洱原茶,尤其是珍贵的老茶,一般都没有用茶纸包装,更不用说品茶了。这里有一个很实用的妙招:摇碎茶品鉴,这也是业内普遍有效的做法。即在摆茶品时,取整茶的顶饼或底饼,抖出一些碎茶收起来,憋闷地喝。普洱茶在多年的贮藏陈酿过程中,难免会松散脱落,一些小碎茶也会掉落。由于整茶的上饼和下饼与空气的接触较多,最能反映一茶的贮藏情况。因此,饮用这些碎茶可以有效判断整茶的贮藏品质。

茶叶贮藏性佳,汤汁浓郁醇厚,茶香清新爽口,香气浓郁浓郁,平衡持久,清雅纯正,无杂味;味道,失去活性,重湿味,味道难闻,即贮藏不够,收货时要多加小心。
以上是全普洱茶验收的注意事项.如果你也想长期收藏名贵的茶叶,阿曼建议大家在购买前做好功课,擦亮眼睛,全面验证,判断好坏,深挖后再选择靠谱的渠道购买。了解这款茶。 .
发布者:a_man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iandicha.com/5476/
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