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六大茶山连成一片,西面是攸乐茶山,中间是革登、莽枝、倚邦、蛮砖茶山,东面是曼撒茶山(属易武茶区)。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古六大茶山之莽枝古茶山。

莽枝古茶山历史
说到云南的古茶山,不得不提莽枝,现在有人说莽枝是古六大茶山中最低调最寂寂无名的,作为古六大茶山之一,殊不知曾经的莽枝古茶山可谓是名声赫赫。
莽枝山,本是一块古茶区,元、明时期早已茶园成片,普洱府成立之前,已有汉商进到莽枝茶山买茶。由于当时六大茶山还是车里宣慰司的辖地,汉人在六大茶山定居的还不多,汉商们进到茶山买茶大多借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家中,汉商中有尊重民俗、诚挚待人之人,也有心术不正、胡作非为之徒。
普洱府经历战乱后,在多处矛盾未平的形势下诞生。六大茶山虽然划归了普洱府,但茶山仍不安宁,雍正十年(1732年)茶山土千户刀兴国又率众起义,莽枝茶山再次起战火,雍正十一年(1733年)清政府剿抚兼施将刀兴国的反抗弹压下去。倚邦的曹当斋坐上了六大茶山总管的位置,在曹当斋的调抚下,茶山终于恢复了宁静。从乾隆初年开始,莽枝茶山和其他五个茶山一道逐步走向太平、兴旺、繁盛。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。
由于莽枝茶叶质好价廉,一些内地茶商压价收购,倪蜕《滇云历年传》记载:“雍正之年(公元1728),莽枝产茶,商败践更收发,往往舍于茶户,坐地收购茶叶,轮班输入内地”。昔日的关庙已变成废墟,只有一块“永远奉守”大碑卧地而睡,四周大树参天。昔日茶马古道留下的道道痕迹,如同一道道诗行,记录了古“六大茶山”的历史变迁。可以看到一座座沉睡百年的古墓和那一幅幅壁雕,身骑白牛,双手紧握圆饼茶,高高举起的茶农壁画,一块块石碑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盛事,昔日的盛景。

古树现状:莽枝古茶山土壤为红土,茶树为中小叶型,历经破坏,目前古树群落已存留已经不多,在海拔1360米处,还保留着一株较大的古茶树。由于近年来为了通过增加光照来增加产量,出现了破坏古茶林中大树的情况。茶园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,植被的覆盖率下降很多,茶园水份保持率较低,造成古树茶品质有所下降。
莽枝古茶山的基本信息
莽枝山,紧连革登茶山和孔明山,面积比倚邦茶山小。莽枝茶山至少在元朝已有成片茶园。
莽枝山脚下的曼赛、速底等村寨,有上千年的历史,一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。
莽枝古茶山虽然面积不大,但茶叶质量较好。在鼎盛时期,古茶山之莽枝年产茶叶达万担之多。从茶山上那块立于乾隆十一年的碑刻文中,尚可依稀看到当年茶山旺盛发达的情形。
因为各种缘故,莽枝古茶山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开始抛荒,直到八十年代才又开始重现生机。

莽枝古树茶特征
1、外形
莽枝古茶树以中小叶茶为主,叶形呈椭圆形,叶面、叶身、叶缘均平整,叶质稍硬,叶色墨绿,叶尖钝尖,叶齿浅密锐,叶直立状着生,叶基楔形,色泽翠绿绒毛多。
2、茶汤
莽枝古茶树冲泡后茶汤橙黄明亮,清澈见底,可见肥大匀整的叶底,并拥有良好的厚度、滑度、饱满度,层次感较为强烈,同时带有易武的花蜜香和倚邦的清雅香。
3、口感
莽枝古茶树的香气口感均与倚邦和革登古树茶类似,虽然在刚入口时滋味较为苦涩,但回甘猛烈生津快,当茶汤路过上颚时,香甜微蜜感十足、汤感柔和,舌面刺激感较强。
看完文章,你对莽枝古茶树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了吗?想了解更多古树茶知识,请关注阿曼。
发布者:a_man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iandicha.com/5299/
声明: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交流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